“题目我都会,怎么全错了?”
“明明学的还可以,为何错误率这么高?”
“上课一听我就懂,题目一做我就错,why???”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大多数同学总是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听懂了。或许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也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懂了”。如果自认为听懂了,学习过程也就停止了。
解决方案: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不知道有学生没听懂,为了不影响课程进度,当然会进行后面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一般会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但是同学们可以在课间再问老师,或者问同学。总之,一定要在短期内将课上所学知识消化掉。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同学看书时,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看过去了。这样其实根本没看进去书,隔一段时间,根本就无法回忆起书中的内容。
解决方案:
课前看书:预习时先要想一想,自己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知识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无法理解的难点,一定要记下来,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带着问题去看书,将已学过的整个知识点要融会贯通。
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很多同学拿到题目,没认真审题,就开始动手,这种情况下,做对的的可能性就很小了,等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恍然大悟。
解决方案:
拿到题目时,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着急做题,而是要把题目看清楚,要求看清楚,仔细审题后,再做题。
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有些同学做完题,就匆匆上交,有些很明显的问题,一眼就能看出来,但他盯着卷面,就是检查不出来。
解决方案:
考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浮躁。做完试卷,一定要耐心检查。这是个习惯问题,必须要培养起来。
刷了无数题,从不做归纳
不少学生本身很勤奋,但是却只知道埋头苦做!各种练习题刷了无数遍,但却不懂归纳,有时做错了一道题,下次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仍会做错。
解决方案:
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或归纳本,对于题型新颖、常见、重点的可以分类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也可以总结起来,这样会帮助你整理思路,考试时节省思考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