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这样一批艺术生,他们的专业课可以拿到很高的名次,但是因为文化课的原因而选择复读的不在少数,因此,专业课考后,不要去纠结“我的专业考的如何”,而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文化课上,奋力一博!
①
首先把报考的学校整理下,看看有哪些学校是对文化课单科有限制,如果有,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复习计划。
例如:如果是英语限制80分,要看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以及如何在考前达到80分的目标。
②
懂得取舍:高考题80%都是基础知识,再者艺考生一般基础比较差,因此完全可以主抓基础知识,舍弃偏难题。通过基础题提升卷面总成绩。
③
合理安排时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例如有些考生把早上早读的时间2/3放在英语上,1/3放在语文上。
同时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从专业考后到文化课考试这段时间是容易发困的季节,所以休息好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就开始收起自己的手机,少外出,开始文化课复习。而且现在不要去想自己的专业课!同学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专心复习文化课。
同学们也一定要注意休息,毕竟精神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面临高考,艺考生要面临专业课和文化课两座大山,艺术生已经进入了高考文化课的复习时间,容不得任何休息的时间就要加入到最紧迫的文化课备战当中。随着近几年艺考文化课分数线的不断提高,文化课在录取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艺考生面临的文化课压力巨大。
文化课始终都是大部分艺考生的软肋,艺考生真正对高考文化课的备考时间也就在100天上下。许多艺考学生在文化课复习阶段是非常刻苦认真的,有的考生能做到一天刻苦攻读14个小时以上。

专业课成绩出来以后,艺考生的目标很明确。央美清美就要求400到500多分,那就拼了。每个过了专业线的学生都对自己进行了学科分析,找到了学习的涨分点,这样的复习,每一个目标都是明确的。
1. 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敢于吃苦,敢为人先的信念。缺少了主观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成功。
2. 要有良好积极健全的学习心态。艺术生要学会主动地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尽最大的努力抛弃外界的影响和干扰,甚至自己要学会把这种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转化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任何环境都不能没有一丝外界干扰,没有一丝干扰只能相对来说。我们能排除这种干扰,不让这种干扰影响到自己学习的情绪,这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和提升,良好健全的学习心态也是修炼来的,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素养的培养过程。
3. 选择适合艺术生特点的艺术生文化课专用复习资料。艺术生基础比较薄弱,且复习特点和模式都与文化生有着很大的不同,教材方面也应该区分开,艺术生学习就要用艺术生文化课专用教材,内容精准、教学智能主要是提分快。同样是教材,选就选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不要让三年的努力,毁在最后的这一步上。
小贴士:许多家长比孩子着急,其实教育是有规律的,不按规律办事肯定没有好的效果。就是仅仅只有100天的时间,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更应该多加鼓励孩子,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多与他们交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 挖掘潜能
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开始复习到高考往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 坚定意志
严格地讲,高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 调好心态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 把握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 战胜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 适度平静
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当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为好。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 适度自信
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当然,基础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 适度运动
复习期间,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
◎ 适度交流
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同学间适度交流,进行感情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老师、家长、亲友交流。
◎ 处变不惊
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学习的困难时,能冷静地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比如,面对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