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高考倒计时:
信息动态
艺考生文化课考哪几科?艺考生文化课分数线一般是多少?
2023-01-28发布

文化课是艺术生的一大软肋,近年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切实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要求,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使得今年的艺考形势更加严峻,文化课将成为艺考最后阶段能否被录取的关键。作为艺考生,对文化课复习有着天然的短板,在艺考结束后,该怎样更有效的应对,才能顺利跨越文化课障碍呢?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两年,艺术类考生高考专业课上线率高达85%,但文化课考试上线率不足35%。这也就意味着,就算考生通过了统考、校考,被高考文化课淘汰掉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一、艺术生文化课的考试科目:

艺考生文化课和普高生的一样,满分750分,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每科150分,文科生答文综合(史地政)卷300分,理科生答理综合卷(物化生)300分,不过艺考生更适合选文科,招生人数多,专业选择也多,如果要选择考取一本艺术院校,对文化课要求不一样、专业不同要求也不一样,考鲁美,广美,沈音等部分专业,分文化课冲刺400就够了,当然文化课还是分越高越好,选择面也会更广。

艺术生文化课考什么,其实不管是艺术生的文化课还是普通高中的考生,他们的考试科目都是完全一样的,全部都按照文科类型的考试科目来考核,主要包含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文综这四个科目,4个科目的分值前三门课程都是150分满分值,文综的课程总分为300。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复习时间的分配上,一定要注意按照分值占比去投入到不同科目、不同模块的复习当中。如果要继续细分的话,其实在文综中的历史,地理及政治这3个课程当中考核的分值占比也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对来说,政治的考核分值较大,所以必须要在这3个课程当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上。

其实很多人咨询这个话题的目的是想要了解一下到底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落实未来的复习进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考量的话,十分推荐大家可以先做一些历年的真题,了解下自己到底优势项是那些,薄弱项是哪一些课程哪些模块,之后再结合薄弱项和优势项来安排制定复习方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前期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投入每天不宜过长,随着复习进程的推进,每天可以递增到3个小时4个小时都是可以的,但是前期如果复习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巨大排斥。


二、艺考生文化课分数线一般是多少

对于艺考生的文化课分数线要求,不同的地区不同艺术类院校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的艺术类院校在文化课录取分数线设置上都会比普通的高考分数线低很多,因为毕竟艺术类的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艺考生的专业课水平,但是在近几年的艺考文化课的要求上分数也在不断的提高。

艺考生文化课的分数线标准和计算方法也不太一样。例如,甘肃的艺考美术类专业统一采用甘肃省的统考成绩,外省的考生则需要采用艺术类院校的校考成绩,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合格分数线的设定上,专业课统考成绩需要达到省里统一规定的合格线,文化课成绩需要达到各省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择优录取。

三、高考艺术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1、美术院校()

大多数美术院校()的专业考试有素描、写生、色彩、速写、创作设计和面试等。不同的专业招生考试有不同的考试科目和不同的要求,比如报考油画、壁画、雕塑等专业的考生必须用素描或色彩方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中国画等专业的考生多用白描(即线描)完成创作试题;报考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考生用工艺设计手法完成创作试题;报考美术学专业的考生一般考美术史知识、写作、面试等;报考中国画、书法的考生一般考书法、篆刻、古汉语、国画基础等。

2、音乐类

表演艺术专业,主要考4门:主科(声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二胡、手风琴择其一)、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音乐教育专业(师范类),主要考5门:声乐、钢琴、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

3、舞蹈类

考试的主要内容有形体素质测试;舞蹈基础:自备小节目表演;乐感:听音乐即兴表演;基本功测试,如柔韧性,弹跳,转翻等;自备舞蹈表演;舞蹈艺术常识测试。

4、播音主持类

要求有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发音器官正常、健康、有效;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较好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指定稿件朗读、即兴评述、改编主持等;较好的形象、气质和综合文化素质。

 

上一页:艺考结束后,复习文化课回原学校还是找艺考文化课培训机构?     下一页:兰州追贤教育2023届艺术生文化课开班通知
18693103867
400-895-2808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兰州老街205号
  • 艺术生交流群:220185086
  • 联系电话:18693103867
  • 联系Q Q :334208593
  • 微 信 号:XZX-2007
版权所有:追贤中高考文化课辅导培训学校    陇ICP备202000366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56号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