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高考倒计时:
信息动态
高考失利,到底该不该复读?看完这些你或许有答案
2023-04-21发布

每年高考完出分过后,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人复读一年逆袭上清北,也有人复读依旧浑浑噩噩,推脱逃避,不愿面对。

1.你适合复读吗?

先来回答这些问题:

你高考出现重大失误了吗?(高考成绩低于模拟成绩50分及以上)你的高考成绩是三本临近二本线或二本临近一本线吗?你的心理素质强大吗?你看着周围学霸的成绩突然眼红,突然发觉自己的成绩根本配不上自己180的智商,深知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吗?

 

你家里的经济条件要求你立刻工作吗?你发觉自己智商不够,的确不是学习的料吗?你是那种学习比较佛系,不愿意下苦功夫的学生吗?你现在一提起高考,心里就会萦绕一股清晰的毛骨悚然感吗?你打心底秉持“读书无用论”,不懂家人为什么一定要逼你读书?

 

个问题,如果有任何一道你的答案是肯定,那么也许你真的不适合复读。

 

5道题,对很多高三生来说,你现在所坚持的这一理论的确还是自己想法青涩的表现,如果你没有打心底改变这种想法,那劝你也不要浪费时间再读一年了。

看到网上有人说: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这句话很简单,但你必须明白它的意思,这是一个选择,不想被现在的分数钉死,可以走复读的路,复读之后也并不等于成功,看多了鸡汤或者听多了诉苦,都不能成为你做出选择的最终原因。

2.全国复读考生数据

 

在决定是否复读前,先来跟我一起大致了解一下往年复读生的人数。

近年来,全国各地选择复读的考生呈现愈发增多的趋势,“复读热潮”渐渐掀起:

2021年高考总数为1078万,2022年高考总数达1193万,暴涨115万人,逐年上升的高考人数意味着考生们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数据,2020年,高三应届生共有789.81万人,也就是说,复读生人数达到了242.8万人,占全国参加高考总人数的22.68%!

这个比例意味着,每十个考生之中就有超过2.2个考生是复读生。

 

当然事实是否如此,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在全国各地复读生的数量确实不少,并且每年的数量也有逐渐递增的趋势。

很多人会建议最好不要复读,不仅仅是因为复读的压力太大,还在于复读风险太高,怕再后悔一次。

 

3.政策变化大,

各地复读风险有多大?

 

 

一、2022年旧高考省份(17个)

2022年只有17个省份继续实行传统高考,它们是: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对于这些地区的考生来说,每年当地的复读政策变化不大,从政策上讲复读情况良好。

不过,也有部分省份的复读规定略有改动,比如:四川、贵州、云南以及河南部分地市通知:公办院校不再招收复读生。

但是国家层面还没有全面禁止所有学校招收复读生,所以对于这些地区考生的复读建业是:如果今年高考的确是大失所望,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可以通过复读去强化自己的大学第一学历。

不过这些消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担忧 ,因为停招复读生就意味着以后的高考落榜生要么只能选择上一个不好的大学,要么只能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复读。如果要去私立学校复读的话那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条件的学生来说,很难承担得起高昂的学费。

 

二、2022年新高考省份

需要注意的是,之前网上流传的“新高考要复读必须两年”的说法并没实际案例和政策规定,所以目前的复读基本仍只要1年即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种模式新高考下的复读形势如何。

1、“3+3”新高考: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除了浙江、上海两个我国新高考的“排头兵”以外(2017年即举行首届新高考),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省市在2020年的首次新高考也均将平稳落地。

因此,对于这六大省市的复读生来说,2022年高考政策的变化也相对不大,且志愿填报均有了上一年数据参考,复读影响相对不大。

 

三、个别地区高考小变化

1.浙江

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仅当年有效(之前是2年);从2021年起,录取的三段变为二段;

复读建议:如果今年高考确实不尽人意,成绩和理想学校及专业间差距较大,仍然建议这些地区的考生再复读一年。

2.“3+1+2”模式新高考地区

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

我国有8个省份在2021年举行首次新高考,相比旧高考,其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动,而对于该年复读的学生来说,形势相当严峻。

主要变化大致有:

1)相比于2022年参加高考的应届生已适应了三年新高考模式,复读生仅有1年的快速适应期限。

2)不分文理,“文综”、“理综”不再,只有三门选科。理、化、生、政、史、地(浙江还有通用技术)任选三门参加高考,"3+1+2"方案则为物理、历史必选一科,然后从剩下的四科中任选两科。

且三科的试卷从一张变为了三张,考试时间也不一样。同时,选考科目的分数不再只是卷面分,而是要通过单科排位换算,即“等级赋分”。

英语听力(部分地区有口语)和笔试分开,部分地区一年两考,取最佳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批次合并,2021年新高考开始,所有本科批次都将合并为一个“本科批”;对于想要通过努力上一本的复读生来说,该界限的消失也让复读的意义受影响。

4)新高考相比于旧高考还有一大变化,就是以往文、理两科分别是有两套数学卷的,且难度不一样;但是新高考后,所有学生的数学卷都是一样的,且难度适中,理科复读生还好,但文科复读生就比较容易吃亏了。

复读建议:

这些新高考地区的考生综合上述考虑复读确实有风险;特别是对高考考生和文科生而言,复读的风险更大,应慎之又慎!

不过也有人认为真心想要复读的话,也可以考虑。对于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原来的六科,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因此,复读生完全可以选择原来的科目参加考试。

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因此,对于理科复读生来说,内容范围变小了,难度也可能会降低,理科复读生有优势。

虽然高考发生了调改,但是获取高分依旧是关键。如果还想再试一次,新政不是拦路虎,还可以备战继续考。

 

三、新高考下复读新规

01广东

1.目前颁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许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而不是不允许学生复读。

2.而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龄和次数的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见高龄老人多次参加高考的新闻。这就意味着想复读的学生完全不用担心不满足高考条件。

3.值得注意的是,复读生就不能跨市借考了,从2021年起,广东省户籍的往届生一律都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

4.广东新高考复读可以更换选科类别

根据考试院此前发布的《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文件,其中明确: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复读需要重考学考?

答:考试院在互动交流中回应:如果高三生复读,他以前的学考成绩还可以使用,但他需要根据新高考模式选科并确定要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

假设某同学今年是理科生(已有政史地学考等级,没有物化生学考等级),明年复读的选考科目是理化生,那么根据参加选择性考试其对应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科目一定要合格的原则,那么这位学生还需参加理化生科目的学考考试;如果他选择的是物理、生物学和地理,那么,他还需要参加物理和生物学的学考考试。以此类推。

 

4.从科目、难度、

招生等变化,深入分析

 

新政考试科目改革:语、数、外三科必考;物理、历史二选一;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选二。

新政给应届高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对往届生来说,理科就选语数外理化生,文科就选语数外史地政,这既能保持前期一年的复习优势,又能避开一定的竞争压力,是有利且可行的一面。

新高考教材的要求核心素养未变,考试大范围、大方向未变,更注重基础回归。科目难度变化主要体现在数学上。数学不分文理科,考试范围在原理科基础上删除算法框图、三视图、命题、选讲内容。

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说,新高考数学考试范围变小,难度也可能降低。文科数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空间向量,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貌似在原文科数学基础上增加了内容,竞争难度略有加大。

在大学招生方面,新旧高考相比,各大学向传统文、理科招生的专业有增无减,而选择原理科(选考理化生)、原文科(选考政史地)学科人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开始,北大、清华、人大等36所国家“双一流大学”实施“强基计划”。“强基班”会在高考上线考生中划取录取人数的3倍以上进行“校测”,最终确定录取名单,这样就会降低上线分数。

如果你今年高考分数与“双一流大学”要求的差距不是太大,你可以在复读时巩固原有的知识,比应届生抽出更多的时间针对“强基计划”进行准备,你完全有可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心仪已久的一流高校。

 

新高考地区是否复读?

复读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机遇是,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要报考的科目。如果考生某一门科目严重“拖后腿”,就可以通过这个政策避开,选择一门有把握的科目参考。

 

不过,专家建议复读生不要随便更换科目,因为更改的话,一是不适应,二是复读原本就是查漏补缺和增强,靠更换科目收效不会明显。

第一,对于那些考上一本的考生,尽量别复读,当下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填报各批次志愿和选择高校。

其次,如果考生心态不好,最好不要复读,因为复读生要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另外,考生若不是因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利,也不要轻易复读,毕竟风险比较大,还不如选择感兴趣的学校和专业,早一年上大学。

第三,如果考生的基础太弱,即使复读一年也难有很大的起色,也没有必要去复读。

高考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选择复读,考生本人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家长和考生选择复读时,一定要量体裁衣,了解孩子真正的水平后再做决定。

一般来说,因为高考发挥失常或者生病等外在原因没考好的考生,填报志愿失误的考生,选择复读大多都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5.高考改革对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利?

 

1.自律、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选修课程的自由组合,使得大部分学校必须引入走班制,学生时间会变得相对自由,来自老师的约束和鞭策会变少(类似于大学)。对于习惯了被动学习、只等老师耳提面命才能有点动力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

2.善于把握时间,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由于很多科目提前高考,教学进度被压缩,学生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完高中的课程,因此就要求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3.有专长或几门擅长科目的学生

除了语数外,新的高考不强制选择文理,学生在避开不擅长的学科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如果对某些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其实不妨早做准备,在高一甚至初中起就开始自学,阅读大量的书籍,报一些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

如果能在这些学科领先同龄人一截,甚至获得一些竞赛名次,那么在高考中会有很明显的优势。有专长的学生也可以冲击高校的自主招生。如果只依靠学校的统一授课,被老师的教学进度赶着走,在高考中是非常被动的。

4.有比较明确的职业规划的学生

实行6选3以后,高校部分专业对考试科目是有要求的,比如大部分理工科专业要求物理成绩,如果不选考物理,那么就等于和这些专业无缘。因此对于早就想好未来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学生,会提前准备高中要走的路。

而那些高一高二随大流,到临近高考或者考后才去思考大学专业的同学,通常会手足无措。

记得微博上看到一段话,是关于选择的,送给大家。

人生是由许多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同样是取舍,也能分出人生成败。成功的人都知道自己选择什么,并且知道做出这种选择时自己是否具备把握它的能力。而失败的人却总是觉得被生活拉扯。


下面3句话,哪一句是你的选择呢?

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3)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如果已经做了选择,请不要再踌躇犹豫、患得患失,没有一种选择是天生正确或者错误的,但你能通过自己来证明这个选择的性质。

你只能选择一个方向,也只能看到这个方向的风景,唯一的出路是向前走。别人的意见只能是参考,希望你遵从自己的内心,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选择权要把握在自己手上。

复读这一年,你需要去涅槃的自己。不仅仅是分数上的改变,还是自己性格上、观念里的东西在变化。自己已经开始学着去独当一面,去收拾烂摊子,去对自己负责,去争取什么。有些人即便复读失败,也不曾说过后悔,低谷的自己使劲往上爬,狼狈但是值得。

最后,一定要记住:复读,不是失败者的选择。复读,是让你重新书写答案的机会。

 

上一页:高考复读,不建议这5类学生复读     下一页:踔厉奋斗,朝着梦想更近一点——追贤教育四月月考进行时。
18693103867
400-895-2808
学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兰州老街205号
  • 艺术生交流群:220185086
  • 联系电话:18693103867
  • 联系Q Q :334208593
  • 微 信 号:XZX-2007
版权所有:追贤中高考文化课辅导培训学校    陇ICP备202000366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356号    技术支持:甘肃启航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