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艺术高考的改革,艺考学子们想要在2024年高校艺术类招生录取中脱颖而出,对各位考生的文化课要求将会增高,文化课高考分数占比大幅上升。那么怎样能利用有限的时间提升文化课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文化课冲刺攻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用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01:语文
一、做教材的掌握者。此时回归教材特别重要,要对教材做系统认真的复习。
二、做问题的发现者。学会从模拟试卷和练习题中发现短板,集中攻破。
三、做生活的评价者。学会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情理性思考、全面客观分析和评价,这也是训练思维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
四、不要以为现在的水平就是自己高考的水平,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是最大的赢家。
02:数学
一、回归基础。复习课本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式是如何来的,怎么推导的,用来解决什么数学问题的,把知识朝着应用方向转化。
二、继续完善知识体系。分析题目考察了哪些知识及哪些知识的用法,将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三、细节是提分的考前有效手段之一。一定要从细节入手,确保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
四、要有计划地将错题再做一遍。如果继续出错,做标记,果断时间再做,直到做对为止。
五、考前坚持做模拟题。控制做题时间,模拟考试心态。

03:英语
一、每天复习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应试”感觉。
二、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的思路。
三、有效把握各个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1.阅读理解:从文章的角度出发,切莫夹杂过多的个人观点。
2.完形填空:注重上下文,注意全文的情节和逻辑线索。
3.写作:把握文章的基调,确定正确的人称、时态;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完整;注意长短句结合,避免重复使用相同词语、句式。卷面要整洁,尽量避免勾抹。
04:物理
一、加强基础,回归教材。
二、按计划复习笔记。要有计划、有总结、按部就班地推进。
三、关注已做过的错题。做过的错题、典型题不要只看,要动手做。
四、研究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还要穿插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专项训练。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05:化学
一、熟记元素周期表。抓住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一定要同主族、同周期的进行比较。牢记常用化学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最外电子层个数及分布汇率)。
二、实验一定要分清楚特殊现象。如气体、沉淀、气味、颜色等。
三、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回归教材,不能出现知识漏洞。看笔记、看错题、查缺补漏。
四、注意答卷时的语言表达。尽可能用化学方程式或化学专用名词回答。
06:生物
一、看书的方法:
1.网络构建法: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
2.图解归纳法:适合原理及规律类知识。
3.比较整理法:适合概念类。
二、注重教材的细节。黑体字、图示、资料分析等,尤其是图示,要能以图转文。
三、限时训练。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理综训练,注意各科时间安排及答题顺序。
四、掌握主观题答题技巧。读题时要抓住关键字词,获取有效信息,从而确定答题方向,答题时要语言规范、表述准确、无错字漏字。
07:历史
一、选择题
1.条件允许每天做一套完整的历史试题。
2.过于偏、怪、难的试题尽量不要做。
3.要将每一个选项解释清楚,如有知识点不明确的应及时回归教材。
4.及时对解题思路作总结归纳。
二、主观题
1.适当加强主观题训练。
2.对照答案,找出答题的切入点。
3.每做完一道主观题,适当总结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4.严格按照试题提问要求和顺序作答,语言不啰嗦,层次要分明,重点要突出,字迹要工整。
08:政治
一、政治卷特点:主线突出,热点明确,设问及情景材料语言简洁,试卷规律性强。
二、立足教材。政治知识教材的理论点考查都比较细,所以立足教材永远是应对考试的根本。
三、不死记硬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应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
四、关注社会热点。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09:地理
一、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锁定复习重点。
二、熟悉考纲。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对照考点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仔细研读试题范例。
三、自然地理是失分“重灾区”,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
1.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通过分析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形成条理化知识。
2.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或框架。
规范的答题技巧是高分的保证,答题每个步骤都要完整,不能跳步。平时训练中,做完一道题要思考每一步的做题思路,多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严谨性。
|